报告文章

银行业流动性分析与展望:经济活动逐步复苏将提振信贷需求,流动性水平或适当收缩

惠誉博华 / 金融机构 / 中国 / Fri, 2022年12月23日

2022年央行多次下调政策利率保持流动性水平充裕。商业银行受此影响流动性指标保持在较好水平。疫情的反复致使部分实体经济企业的资金需求欠缺也一定程度上共同作用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改善。
但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在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倡导下,全国各地方加快了疫情限制性政策的退出步伐,为2023年的经济加速复苏奠定基础。2022年11月,监管部门发布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对房地产及相关领域的支持。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受到以上一系列因素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将同比有所提升。但另一方面,2023年随着经济修复进程加速,不排除央行减小对市场流动性呵护力度的可能性。综上,我们预计商业银行2023年流动性水平将较2022年一定程度收缩,但仍将保持合理充裕,部分资金吸收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受到影响有限。 
 

各类型银行信用展望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对生产活动影响减少;且一系列房地产行业纾困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实有望推动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信用状况恶化区间收窄。惠誉博华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有望回升至5%左右。上述积极因素有利于缓解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利于银行业盈利能力企稳,进而提升银行业内生资本水平。

基于对目前宏观经济和各类型银行的预期,惠誉博华对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与杠杆水平以及融资与流动性四项信用因素进行前瞻性判断,并通过总结财务状况预期对各类型银行信用状况作出展望。


惠誉博华认为,国有银行自身具有很强的财务韧性,其信贷资产组合最分散,且贷款客户整体资信水平也在所有商业银行类型中最好,在过去两年国有银行在抵御房地产行业困境及宏观经济下行带来影响的韧性最强。在疫情新形势下,若宏观经济复苏且房地产行业信用状况不进一步恶化,将有利于国有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资本与杠杆水平的改善。综上我们对于国有银行2023年展望为乐观。


与地方中小银行不同的是,股份制银行自身财务实力韧性更强,且全国范围内展业使得其房地产信贷组合更加分散,局部地区的风险暴露对股份制银行的冲击更小,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一年股份制银行的信用状况为稳定。


一系列关于支持房地产行业的财政及金融政策持续释放,或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假以时日房地产市场有望止跌企稳。但鉴于纾困政策推出至产生明显的效果有一定时滞,加之前期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尚未充分暴露。因此,惠誉博华认为,与房地产行业关系相对紧密,且自身财务韧性相对较弱的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资产质量仍将承压;而且其融资与流动性也面临一定压力,所以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信用状况展望承压。

2022年流动性环境较好,未来企业资金需求提升及央行政策调整或对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

2022年初以来,央行实施一系列政策保障市场资金合理充裕,商业银行受此影响流动性充足。特别是第二季度之后,全国多个地方的疫情反复对实体经济快速恢复的预期产生冲击,受此影响商业银行面临资金需求不足,优质资产短缺的情况,并进一步被动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


但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多个地方加快了松绑疫情限制性措施,使得人员流动幅度提升,为商业活动的恢复创造了契机。另外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16条”),支持金融机构向房地产领域提供支持。此政策颁布不久,多家商业银行与不同房地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


惠誉博华认为,在政策的鼓励下商业银行预计在2023年加大对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放,并且经济的复苏也将会提升企业的资金需求,这一系列因素将共同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此外2022年央行为了保证实体经济企业在需要时获得资金的畅通,长期保持市场资金合理充裕,但随着经济的复苏,央行存在货币政策逐步向正常化转向的预期,不排除市场流动性阶段性收紧的可能性,并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产生向下压力。我们认为2023年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的流动性水平将会较2022年保持大体平稳或较小幅度收缩。而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由于数量众多且分化较大,其中存在部分机构对稳定资金的吸收能力相对欠缺,在市场资金收缩的背景下,此部分机构流动性或一定程度承压,但另外部分资质较优、资金吸收能力较强的头部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预计受到的影响有限。

央行政策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下调,市场流动性长期保持充裕

进入2022年,央行多次下调政策利率保持市场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1月下旬,央行首先下调逆回购及中期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调整后的7天和14天逆回购利率分别下降至2.1%及2.25%。此后由于疫情扰动以及部分房地产楼盘出现“断贷” 情况,央行在8月中旬再次下调7天逆回购及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后二者分别为2%及2.75%。惠誉博华认为,央行2022年下调政策利率的时间点主要集中于市场对经济预期下降或房地产行业潜在风险暴露加剧的时点,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政策目标。

2022年银行存款准备金经历了两次下调,央行首先于2022年4月下旬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此后在下半年,央行决定于12月5日再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其中4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适逢上海及广东多地疫情爆发,经济活动复苏遭遇一定压力,叠加全球通胀高企、俄乌冲突导致能源等原材料成本上涨,诸多企业需要银行信贷支持;而12月的降准恰逢11月政策层面出台“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行业。不难看出,两次降准都发生在银行金融机构准备加大信贷投放的时间点,而央行的降准为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充足稳定资金和流动性。


降准也为LPR下降创造条件,2022年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弱,LPR的下降有利于实体经济部门加快经济修复的步伐。在此背景下,2023年LPR存在下调可能,以提振企业生产活动复苏。

整体观察不难发现,进入2022年央行多次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政策利率以保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但降准以及下调利率的具体时点皆是参考了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实体经济需要信贷支持的需求。在2023年中,如果经济活动能够较2022年获得显著恢复,则央行存在逐步尝试向货币政策正常化方向靠近的可能,并影响整体市场流动性,但综合2022年政策实施的时点观察,央行政策调整步伐也一定兼顾实体经济恢复的实际情况而定。

市场端利率长期维持低位,年末有所抬升

从市场端利率水平观察,进入2022年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水平较2021年宽松明显。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来,存款机构利率债质押7天回购利率多数处于2%以下水平,而1月至8月期间央行的7天逆回购利率为2.1 %。对比2021年整体情况,2022年银行间存款机构质押回购利率与央行利率差距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体现了2022年整体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但进入11月之后,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以及支持房地产行业政策出台,市场对经济复苏以及信贷支持房地产行业预期加大,银行间利率有所抬升。 

从商业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观察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进入2022年,各类型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较2021年水平有所下降,并且下降趋势从第二季度开始持续至11月,进入11月后发行利率有所抬升。2022年整体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一方面由于央行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高质量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2022年疫情经历一定程度上的反复,叠加房地产行业整体承压,导致私营部门整体资金需求较弱。但进入11月之后,经济复苏以及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恢复的预期加剧导致流动性有所收缩,市场端利率有一定抬升。


自 “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公布以来,进入12月份全国诸多地区加快经济活动恢复举措,若2023年实体经济复苏加速,市场景气度提高,私营部门的资金需求也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加之房地产市场需要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加大,这一系列因素都将导致市场对于银行信用需求的提升。因此相较于2022年而言,2023年市场整体流动性将有一定程度收紧。但由于经济复苏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因此央行也将在过程中提供适当流动性,保障实体经济资金渠道通畅,收紧幅度将会较为温和。

2022年多数上市商业银行存贷比保持稳定或小幅抬升,股份制银行呈现一定改善

2022年第二季度末,多数上市商业银行存贷比较2021年同期大体保持稳定,其中国有银行与农商银行的平均存贷比较2021年同期呈现约1-2个百分点的抬升,而城商银行则大体保持在同一水平。股份制银行维持了长期以来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相比较高的存贷比水平,但同比呈现一定改善,下降约2个百分点左右。而若与2021年末比较,各类型上市商业银行2022第二季度末存贷比皆经历不同程度的下降改善,其中股份制银行较为明显,而国有银行则下降幅度最为温和,这其中与国有银行在疫情下通过信贷手段支持实体经济的职能角色有一定程度关系。

从各类型上市商业银行2022年第二季度末存款与贷款同比变动观察来看,各类型商业银行中城商银行经历最大幅度的存款增长,体现了此部分银行在疫情之下整体较强的存款吸收能力。但城商银行整体内部分化较为严重,即使在上市的城商银行中这一分化仍然存在,虽然多数上市城商银行2022年第二季度末存款经历2位数百分比的同比增长,但仍有部分机构这一增长不及5%。贷款增长方面,股份制银行2022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明显逊于其他类型银行,并低于其同期存款增长速度,致使存贷比有向好改善。与强劲的存款增长一致,城商银行的贷款也经历了大体相同幅度的上升,致使其存贷比水平保持平稳。

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多地陆续加快放宽优化防疫措施,经济恢复脚步有望加快,若2023年经济活动景气度上升,势必拉升商业银行信贷增长。此外“金融16条”的出台,配合央行于12月初的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推动金融机构提升对房地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因此惠誉博华预计2023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增长较2022年将小幅提速,流动性水平发生温和收缩,上市商业银行2023年存贷比指标较2022年末将发生微升(情景二)。若经济活动恢复步伐较预期更快,尤其是私营部门对经济信心提升,则实体经济信贷资金需求预计将会更大,将上市银行存贷比拉升至更高水平,超过85%(情景一)。

受益于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多数银行2022年流动性覆盖率指标有所改善

2022年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上市商业银行2022年第二季度末普遍流动性覆盖率指标同比发生向好变动,其中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较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改善更为明显。与2021年末相比,除国有银行以外,其余类型的商业银行平均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皆出现下降。但整体观察,各类型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水平均远高于监管要求的100%,流动性处于良好水平。

对比各类型商业银行2022年第二季度末的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组成项目的变动可以发现,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同比增速皆高于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并使流动性覆盖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则出现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下降的情况。由于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信息披露部分细节相对缺乏,但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的披露信息观察,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下降或与抵(质)押借贷(包括逆回购和借入证券)的提升从而推高现金流入有关,并进一步提升流动性覆盖率水平。

各类型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不同程度提高,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幅度较大

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资金比例主要反映其稳定资金对于各类资产和表外风险产生的资金需求的覆盖程度。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上市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资金比例指标持续向好,其中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的改善幅度较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更为显著,2022年第二季度末平均同比分别上升10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国有银行虽然在改善幅度上不及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但其净稳定资金比例绝对水平保持领先。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相对较低,2022年第二季度末平均108%,与监管要求的100%较为接近。

从净稳定资金比例的组成项目观察,各类型商业银行2022年第二季度末的可用稳定资金皆同比有所增长,其中城商银行增长幅度最大。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可用稳定资金也较2021年第二季度末较大幅度提升,农商银行提升幅度则略逊于其他类型银行。从所需稳定资金角度观察,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2022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指标有所提高,且幅度与可用稳定资金提升相当,这一情况总体与国有银行与股份银行在疫情下对实体经济企业加强信贷支持一致。相比之下城商银行及农商银行的所需稳定资金增长与可用稳定资金增长幅度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侧面反映了市场(特别是私营单位)信贷需求较弱的情况。

 

相关报告


疫情冲击下中国金融机构管窥
资本实力稳固,不良结构分化 — 中国银行业季度跟踪报告 2022H1


分析师


李沄桥
+ 86 10 5663 3821
yunqiao.li@fitchbohua.com    
    
    
刘萌
+ 86 10 5663 3822
meng.liu@fitchbohua.com    
    
    
媒体联系人    


李   林    
+86 10 5957 0964
jack.li@thefitchgroup.com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誉博华”)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编制,但惠誉博华不对该等信息或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或预测仅反映惠誉博华于本报告发布日的判断和观点,在不同时期,惠誉博华可能发布与本报告观点或预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评估或预测仅供参考,本报告不构成对任何个人或机构推荐购买、持有或出售任何资产的投资建议;本报告不对市场价格的合理性、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的适当性(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会计和/或监管方面的合规性或适当性)或任何投资、贷款或证券相关款项的免税性质或可征税性作出评论。个人或机构不应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因素。对依据或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及损失,惠誉博华及相关分析师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惠誉博华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等任何形式侵犯惠誉博华版权。如征得惠誉博华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惠誉博华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惠誉博华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下载报告

下载报告
 

谢谢。 您的下载链接将很快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您。

请留下您的个人基本信息,阅读惠誉博华所有的研究报告。

 

感谢您。我们已将报告的链接发送至您的邮箱。